8月15日,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辆“蓝鸟”轿车以9.2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。至此,高新区从7月17日开始的公车拍卖走入尾声,开发区平均4人一部车的历史结束了。
1992年高新区建立,6年来平均每年购车11部,年购车经费高达183万元,1998年底车辆总数达到67部。不断增加的公车以及车辆驾驶人员工资、保险费等使财政负担日渐加重,加油修车等“黑洞”现象防不胜防。工作人员养成了没车不出门的习气。一些专车实际利用率并不高,但下班后“业务”却奇忙,有的车一晚能赶几个酒场。
公车改革就必然涉及到交通补贴的发放。现在管委会制定的标准是正处级年均2万元,副处级年均1.4万元,普通干部年均五六千。国家吃亏吗?有关人员算了一笔经济账。
以部门领导为例,车改前正处级的专车一般是红旗或奥迪,购买新车每部30万元,年平均折旧费加上其他各种费用,年财政负担6.5万元,车改后,减去2万元补贴每人每年少支出4万余元。再以1998年为例,全区购买新车花费115万元,第一批车改的39部车不计折旧费各项费用支出就达135万元,两项合计财政支出250万元。车改后一年发给个人的交通补贴总共才130万元,32部公车拍卖后还可收回220万元。车改首先让财政占了个大大的便宜。